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团之窗 >> 正文

艺术设计学院在婺源写生基地举行党史学习教育大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6-07 [来源]: [浏览次数]:

艺术设计学院在婺源写生基地举行党史学习教育大会

世人云: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写生就是对生活最美好的艺术的捕捉。一路沐浴着夏日温暖的阳光,5月29日,欧宝手机网页版的老师带领艺术设计分院的学生们,走进江西婺源,置身兴隆江南水镇,品味如诗如画,典雅清幽的江南风情;漫步婺源篁岭,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群山环抱,房屋鳞次栉比,梯田层层叠叠,环绕山间,景色十分壮观。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奇特瑰丽的徽派建筑,绵延千万年的青山绿水,古色古香的乡村小镇,粉墙黛瓦的民居,多情的小桥流水,俨然一幅流动的青山水墨画,一山一水、一砖一瓦皆取景入画。

      婺源革命历史底蕴深厚,是婺源人民革命的斗争中心。6月3号,在写生基地会议室,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大会,全体共产党员、积极分子到会,院长刘长万、党总支书记聂立新出席。党总支书记聂立新讲授了婺源红色革命斗争史。

讲话中他提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婺源是闽浙赣苏区的重要区域之一。驻过中共闽浙赣省委、皖浙赣省委、皖赣特委、浮乐婺中心县委、婺源县委等领导机关,留下了方志敏、邵式平、寻淮洲、关英等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婺源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牺牲(载入革命烈士英名录有465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婺源是皖浙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1935年4月,红军皖南独立团政委刘毓标、团长熊刚率部在鄣公山周围的婺源北部、休宁南部发动群众,建立党组织,创建了以鄣公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由于闽浙赣苏区环境的不断恶化,1935年秋,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率省委机关转移到婺源鄣公山。1936年4月,省委书记关英在鄣公山主持召开中共闽浙赣省委扩大会议,讨论决定了当时整个皖浙赣边区工作方针、任务。鉴于与闽北根据地失去联系,会议决定将闽浙赣省委改名为皖浙赣省委。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2月,经过生死磨炼的红军游击队胜利下山,改编为新四军,离开婺源,开赴抗日前线。

1939年10月间,因不理解国共合作新形势,拒不下山改编的中共上弋横德中心县委书记杨文翰率红军游击队转移到婺源鄣公山一带活动。1941年1月敌人调集婺源、乐平、德兴三县的自卫大队和保安十六团进驻婺源,对活动在古坦一带的杨文翰部进行重点“清剿”。当地群众再次遭受敌人残酷蹂躏。1942年10月,杨文翰部无法立足,率部转移,离开婺源。

解放战争时期,婺源是江南敌后战场的中心区。为配合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的战略反攻,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在江南敌后开辟第二战场,指示中共皖南地委组建中共皖南地区前进委员会(以下简称前委),率部进军婺源,在皖浙赣边区开展敌后武装斗争。1948年3月8日,由前委书记熊兆仁率新四军皖浙赣支队一、三、四、五连和前委机关500余人,挺进婺源。4月3日,前卫率支队击退祁、休、婺、浮、德、开六县反动联防武装的围堵,辗转到达婺源鄣公山。前委机关设白山,完成了第一阶段“在婺源打开局面,取得立足”的任务。 1949年2月20日,中共浮乐婺县工委在婺源甲路村召开婺源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婺源县人民政府,在皖浙赣边区首先树立起民主政权的旗帜;3月15日,中共婺休县工委在婺源裔村召开婺休县各县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婺休县人民政府。至此,婺源全境80%的地区建立了各级党组织、民主政权和人民武装组织.5月1日,解放大军入境,占领县城,婺源全境解放,婺源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同学们听后深有感悟,三尺讲台育人心,聂书记将党史教育与实践内容巧妙融合,一段讲话让师生在回顾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中,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令人获益匪浅。

随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刘长万针对去篁岭写生实践进行动员和活动布置安排,并对于此次活动的安全方面对学生们进行了教育,在场的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响应,并在之后的写生实践活动中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身安全意识。